買了兩本關於攝影的書,
透過鏡頭‧窺視,
藏在大師雙眼的秘密。


心的視界:柯錫杰的攝影美學





內容簡介
有一位攝影家,高行健讚喻他「用照相機取代畫筆,又超越了相機的機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質性,賦予影像以某種繪畫的可能。」
他是第一個在紐約開設個人工作室的華人攝影師、第一個深入撒哈拉沙漠拍照的台灣攝影師,也是第一個把攝影作品推向藝術,
得以在Hammer Gallery等重量級藝廊展出的攝影師。他開創了新的攝影風格和構圖視野,在七○年代,他的大名已享譽國際。
他是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--柯錫杰。
本書是柯錫杰執相機五十年首度公開他的攝影美學之精華集結。在他眼中,什麼是美?什麼是藝術?如何拍出好照片?
為何《Play Boy》和《國家地理雜誌》找他他都不拍?書中都有精彩論述。
他是一個極其純真浪漫的人,面對美景時,他經常感動落淚,高興時又不顧周遭眼光,脫了衣服便手舞足蹈。
在向舞蹈家妻子求婚時,他在紐約清冷的黃昏中拍了一張照片寄給當時還在台灣的她,
他說,「舞台有了,燈光有了,就是缺少一個舞者。」一頭白髮,一顆少年的心,帶著一身憨膽,
柯錫杰走遍世界,擁有與眾不同的精彩人生,也透過他的心和眼,給我們一張又一張動人的精彩照片。

攝影家說,「現在,只要拿起相機,開始走路,他什麼都能拍。」這當中必定有著超越技巧的深刻內涵。
也許正如評論所說:「那不是技巧,是靈魂。」

作者簡介
柯錫杰
1929年出生於台南,早年赴日學習攝影,返國後以高度精準的影像技術拍攝指揮家郭美貞、舞蹈家黃忠良等人物寫真,
展現強烈個人的視覺風格,並且表達人物內在深層的精神。
六○年代移居美國紐約,是少數能在美國紐約商業攝影界獲得肯定的亞裔攝影師,
曾經為Bazaar、Essence等國際知名雜誌擔任特約攝影。1979年為追求個人藝術創作的突破,在名利雙收之際毅然結束在美國的事業,遠赴南歐及北非拍攝風景,完成了造型簡潔、風格獨特的「心象攝影」系列,成為日後引領台灣攝影發展的重要里程碑。2006年國家文藝獎得主。


塔可夫斯基拍立得攝影集









內容簡介
塔可夫斯基在這本書裡,向我們展示了拍立得的最大潛能:他的影像,似乎在那一刻捕捉了永恆。
「塔可夫斯基經常思考時光流逝之道,而這正是他想要的:停住時光,即便是以這些快速的拍立得影像……
這些影像留給我們一種神祕而詩意的感受,一種與事物永別的哀傷。
彷彿是安德烈想要盡快將自身的愉悅傳遞給他人。它們是拿來分享的事物,而不只是使他那停住時光的心願成真的方法。
那感覺像是,深情的惜別。」
安德烈.塔可夫斯基於1979-1984年間,在俄國及義大利拍下這60張拍立得。這一系列拍攝精巧的生活小品讓我們看到,
這位導演不單是流動影像的大師,在捕捉靜止畫面上也同樣傑出。
第一部的相片攝於俄國,在塔可夫斯基的鄉間居所一帶,那曳長的陰影、晨霧間朦朧的樹影皆帶著熾熱哀愁,
同時還有他妻子、兒子、愛犬的肖像,配上從他日後的日記裡摘錄出來的句子,畫面更添鄉愁。那些在義大利所拍的照片,
則描繪了精緻細巧的靜物,及閃著微光的廢墟。

作者簡介
安德烈.塔可夫斯基(1932-1986)
他捕捉生命一如鏡像,一如夢境
俄國導演,也是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,身兼作家及演員。
他一生只拍了七部電影,但每一部都讓他名留影史。
七部電影作品為:
《伊凡的少年時代》
《安德烈.盧布烈夫》
《飛向太空》
《鏡子》
《潛行者》
《鄉愁》
《犧牲》


圖/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星波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